全国最大的网页游戏私服排行榜公益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网页游戏 >

大爱无疆 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时间:2020-10-05 04:2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页游私服排行 点击: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题:大爱无疆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曹凯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渤海之滨,天津。即将启程的中国第26批援刚果(布)医疗队队员们,在忙碌的行前准备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题:大爱无疆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新华社记者黄小希、曹凯

  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渤海之滨,天津。即将启程的中国第26批援刚果(布)医疗队队员们,在忙碌的行前准备中度过这别有意义的一天。

  万里之外,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西郊。由中国援建的中刚友好医院,期待着他们的到来。

  2013年3月,正是在中刚友好医院,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谈起中国医疗队精神,“这就是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代代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从未停下远行的脚步,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用心血乃至生命,诠释救死扶伤、大爱无疆,让人道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大爱无疆 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这是中国第21批援突尼斯医疗队队员在突尼斯西迪布济德省下乡义诊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情之真:这是大爱无疆的医者情怀,这是守望相助的中非情义

  今年2月20日,13岁的儿子在江西南昌过生日,余腊梅作为援非医生却远在突尼斯。做母亲的,用一封家书,倾诉浓浓母爱,也道出医者大爱:“妈妈把对你的爱给了非洲的孕妈妈,给了非洲的小宝宝,等妈妈回来一定加倍补偿你。”

  思念,是几乎所有援非医生必经的“心灵大考”。

  虽已结束任务回国,南京市第一医院医生陈尔东仍不时想起2017年远行前,老母亲把一本一笔一画写下的“非常提醒”塞到自己手里的情景。

  “平时在国内只要做好医生工作就行,但这里不行,你必须是医生、老师、护士、设计师、工程师、水电工……一切从零开始。”母亲的字迹和叮咛,是陈尔东在桑给巴尔期间最暖的抚慰。

  心中纵有万般不舍,脚下依然义无反顾。

  “在非洲,我更能感受作为一名医生的价值。”来自河南的仵民宪6赴非洲进行医疗援助,在厄立特里亚、赞比亚、埃塞俄比亚三个国家前前后后待了11年。

大爱无疆 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2019年8月3日,在喀麦隆姆巴尔马尤,中国援喀麦隆医疗队下乡义诊。新华社发(让皮埃尔科普索摄)

  小时候,村里放电影,仵民宪迷上了一部纪录片,中国医生带着药箱、听诊器、银针给非洲人民看病的样子,深深印在他的脑海,播下梦想的种子。

  在赞比亚,仵民宪得过10多次疟疾。但下一次任务到来时,他仍毫不迟疑地踏上征程。

  思念家人、感染疾病……面对的挑战远不只这些。

  即便做足心理准备,中国援非医疗队队员抵达南苏丹时,依然感觉震惊。这个饱受战乱之苦的国家,严重缺电缺水。发电机的响声,就是“手术指令”。机器一响,大家争分夺秒往手术室跑。但常常是手术没做完,停电通知就来了,只得一边协调,一边加快进度。天气炎热,加上手术灯“炙烤”,一台手术下来,参与的医护人员几乎虚脱。

  再苦,再难,也要扛起神圣使命。夫妻携手、子承父业的故事,在中国援非医疗队中并不少见――

  “在机场给下一批医疗队员交接业务时,别人看我们不说话,,还以为是感情出了问题。”回忆与丈夫叶劲在科摩罗莫埃利岛工作的时光,来自广西的严思萍医生笑着说,“岛上就我们两个中国人,感觉把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了。”她没说的是,两年间夫妇俩配合默契,创造了这个印度洋小岛卫生领域的诸多“第一”。

  2000年,作为第9批援中非医疗队队员,程军终于来到父亲程纪中长眠了15年的地方。“父亲的墓碑就对着他当年工作过的医院正门,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能看到。”程军说。

  1985年,程军在高考前悲痛地得知,父亲意外殉职在援非医疗岗位上。填报志愿时,他毅然填报了临床医学专业。去学医,当一名援非医生,这是儿子对父亲的缅怀和告慰。程军23岁的女儿现在是一名药学系在读研究生。参加援非医疗队,已成为这个程家第三代的心愿。

  从最早到达阿尔及利亚至今,两万多个日日夜夜,超过两万人次的中国医务人员在非洲48个国家,救治患者超过两亿人次。

  中国援非医疗队“金字招牌”的背后,是青丝变成白发,是51人长眠他乡,更是薪火代代相传。

  1963年,中国第一支援非医疗队队员张友明辗转了近20天,才到达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离开的时候,面对赶来挽留的病人,张友明拉着他们的手说:“下一支中国医疗队一定和我们一样,你们放心。”

  多少人的坚守与付出,让这句朴实的话,得到了时间的印证。

大爱无疆 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这是2018年6月12日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西郊拍摄的中刚友谊医院。新华社记者王腾摄

  效之实:这是义无反顾的责任担当,这是因地制宜的扎实成效

  2014年,世界谈“埃”色变。

  肆虐的埃博拉疫情,成为检验一个大国道义与责任的“试金石”。一如半个多世纪前毅然向阿尔及利亚伸出援手,在抗击埃博拉的斗争中,中国同样站在最前列。

  这是一群“最美逆行者”:有些国家的人员不断撤离时,中国派出了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来到疫区人民身边。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前往的塞拉利昂,疫情严重。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卢洪洲参加了中国首批师资培训队,在塞拉利昂开展公共卫生师资培训和援非抗疫工作。

  “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化验室医生。”中塞友好医院化验室医生摩西塞内西说,自己已经可以熟练操作医疗设备,独立完成多种疾病的临床检测和分析。

  “感谢!”这是塞拉利昂医护人员提起中国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

  雪中送炭,尽己所能。50多年里,中国的医疗援助始终着眼非洲国家现实所需,聚焦最迫切的问题。

  “‘非洲提出、非洲同意、非洲主导’,秉持这样的原则,中国不断优化援非医疗,让民众感受实实在在的益处。”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冯勇说,目前中国医疗队在非洲45个国家、100个医疗点忙碌,服务形式多样。

大爱无疆 命运与共――献给中国援非医疗五十六载非凡岁月

  这是第23批北京安贞医院援几内亚医疗队在几内亚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前合影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送去“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