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出现一个新名词——“家庭农场”。鼓励农民通过同集体签订土地承包协议、或同农民自愿签订土地出租协议等方式流转土地,以家庭劳动力为主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试水近两年来效果如何?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襄汾县南贾镇襄汾县南贾镇仓头村村民苗全旺和他的盛源家庭农场去看看。
“今年320余亩地,玉米产了18万公斤,小麦产了5.5万公斤,除去化肥、种子、雇人等等花费,一年净挣20多万不是问题!”坐在自家丰收的玉米堆上,现年58岁的襄汾县南贾镇仓头村村民苗全旺笑得合不拢嘴。苗全旺是怎么靠种地挣了钱,这还得从他开办家庭农场说起。
仓头村,一个只有500多口人的小村子。村里人大多以种地为生。村子虽然挨着汾河,但是坡地多,地块小,灌溉不便,多数人家都是只种小麦、玉米这样的耐旱作物。过去,仓头村是出了名的穷村,当地曾有“最穷穷不过仓头”的顺口溜。
2006年,村里承包出去的300多亩集体土地因地旱不挣钱被承包人撂了挑子,在无人接手的情况下,苗全旺,这位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年轻时,赶马车、犁地、耙地、摇耧耕种样样在行,村民眼中的“老庄稼把式”怀着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以每亩每年120元的承包价把地承包了过来。
“也许我能把这地种出个样子来,种地也会是一种出路。”带着一种别样的信心和决心,在全家人的支持和参与下,苗全旺带着两个儿子干劲十足地开始了他的“大地主”生活。
土地是有了,可看着这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完全是旱地的300多亩土地,苗全旺着实有些犯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很多……
土地缺水怎么办?首先面临的就是投资资金从哪儿来的问题。凭着自己积攒多年的良好信誉,苗全旺在当地的农村信用联社贷到了17万元,再加上自己多年的积蓄。请工程队打了一口150米深的水井,安装了一台80千瓦的变压器用于供电。为了节水,必须铺埋节水管道,可是崎岖的地势又迫使他先进行平地。随后,才铺埋了2200多米的节水管道。
土地贫瘠怎么办?多年的荒芜使干渴的土壤不仅吸干了地里的水分,还抽干了地里的养料。同样的肥料撒下去,别人家的熟地可以收获上千斤的玉米,他的地里只能产四五百斤。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一年一年的播种、上有机肥收集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慢慢的养,他愣是让一块块“生地”一步步变为“熟地”。
管理技术不足怎么办?他通过自学以及参加县里举办的培训班、反复对比实验、外出参观考察、向专家咨询等方式,选出了抗旱、抗倒伏、脱水快的种子品种,知道了适合自家土地的肥料配比。
田间耕作人手不够怎么办?他购置了大型农用车、三轮车、脱粒机、旋耕机、播种机。并且,学会使用各类农机具使用办法,省时省力,效果好。农忙的时候,需要雇工人,他还懂得了一些管理办法。两个儿子在他的带领下也都成了种地的行家里手。
靠着地里微薄的收成、国家的农业补贴,甚至儿媳们的嫁妆,苗全旺就这样捉襟见肘地坚持了四五年。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苗全旺的土地符合“家庭农场”的条件。他成为了襄汾县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3年4月,他的承包地有了自己的名字——盛源农场。也就是在这一年,苗全旺的坚持看到了希望,迎来了丰收。他的三百多亩土地粮食单产和总产都有大幅度翻倍的提高。他的农场开始赚钱了。
几年的艰苦摸索,苗全旺学会了很多的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说到农场将来的发展困难,苗全旺说:“水利还是最大的制约条件。依靠他们现有的水利设施,遇到旱年,只能保证200亩的土地浇上水,剩余的100多亩只能听天由命。其次是道路问题。目前,农场的道路全部是田间土路,仅容一辆三轮车通过,产出的粮食向外运输有一定的困难。再次,就是晾晒场、仓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扩建。如今,他们仅有一个1800平方米的晾晒场,没有仓库,根本无法满足20余万公斤粮食的晾晒和储藏要求。” 虽然,前方的道路困难重重,但是,面对未来,苗全旺还是充满了信心。农场已经逐步地进入了正轨,开始盈利,加之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政策,,虽然根据他现在的资金和能力还无法一下子完全解决所有困难和问题,但明年还是可以扩建晾晒场,新建仓库的,有可能的话还要再打一口水井。下一步,他还打算发展养殖、种养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形成循环发展,让农场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全家的小康生活将不再是遥远的梦。
对于种地,苗全旺的两个儿子都表示,虽然现在村里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但他们却觉得在家种地,既能照顾年幼的孩子,又能帮助日渐年迈的父母,还能挣钱,很好。
通讯员 焦玉龙 贾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