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历时三天第六轮六方会谈团长会在北京闭幕,并发表了《新闻公报》。各方认为此次团长会议的气氛是诚恳和友好的,对成果的评价也是积极肯定的。此次团长会议是在澳门汇业银行朝鲜资金转帐问题解决之后和朝鲜关闭宁边核设施之后召开的,是一次重要的务实的工作会议。
《新闻公报》回顾了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一阶段会议以来的工作和进展,对各方为推进六方会谈进程所作出建设性努力表示满意,对各方就增进相互信任和改善相互关系进行富有成效的双边磋商和协调表示欢迎。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朝美之间的相互信任特别是战略互信近期有了很大的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六方会谈的深入,也是会谈取得成果的基石。
《新闻公报》的核心内容是达成了四点框架共识,并决定采取三个步骤。明确了当前的任务,规定了实现任务的行动方案,给人们的印象是具体而务实,也就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本次会议虽然没有就朝鲜全面申报核计划和现有核设施去功能化提出一个具体的时间表,但会议要求在8月底以前,分别召开朝鲜无核化工作组、朝美关系正常化工作组、朝日关系正常化工作组、经济与能源合作工作组和东北亚和平与安全机制工作组会议,讨论落实框架共识的实施方案。显然,是要通过工作组会议来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以便在9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上提出一个能够照顾各方利益的、比较科学的时间表,这是一种谨慎的负责任的作风。
《新闻公报》中还指明,各方承诺将根据“行动对行动”原则履行各自在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中承担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六方会谈“口头对口头”阶段已经基本结束,现已进入行动上落实阶段。如果说“口头对口头”阶段是朝美之间战略上的磨合,是朝美之间战略上的不信任向战略上互信的转变,那么“行动对行动”阶段就是建立在战略互信的前提下,在技术层面上的具体实践。所以,在核实施去功能化,在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道路上还会遇上困难和障碍,但这些困难主要是技术上的难题,最终是能够克服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影响六方会谈,妨碍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不确定的因素,不只是来自朝美双方,也有可能来自朝美之外的其它方面。7月19日,,朝鲜外务省在一份声明中说,如果日本仍然坚持不解决“绑架”问题,就不参与对朝能源援助,那么“朝鲜半岛的核问题将在不确定时期内得不到解决”,并给朝鲜弃核带来“另一个危机”。
由于朝美双方相互调整了相关政策,使朝核问题和朝美关系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进展。如果形势继续向着良性方向发展,那么,朝美关系正常化,朝鲜停战协定转变为和平协定,朝韩关系进一步改善等方面都会相继取得新的突破。7月19日,韩国统一部发言人金南植宣布,韩国已向朝鲜提出于8月初举行第二十二次韩朝部长级会谈的建议。韩国统一部次官申彦祥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说,韩朝双方将可能在会谈中讨论有关朝鲜半岛和平机制问题。这些变化预示着,朝鲜半岛有可能即将走出半个多世纪的冷战体制,朝韩统一步伐也随着加快,整个东北亚国际关系和安全格局面临着一次大规模的调整。并不是周边所有的国家都能够适应这种形势的发展,个别国家甚至还会感觉到当前形势的发展会给自己的未来带来某种威胁,因而会扮演一个比较消极的角色,因此,有关方面还应注意谨防节外生枝。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新闻公报》指出,在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后尽快在北京召开六方外长会议,确认履行919共同声明,推动落实213共同文件和框架共识,探讨加强东北亚安全合作的途径。的确,在已经变化了的形势面前,客观上要求东北亚国家进行安全合作方面的对话,需要建立战略互信,共同维护本地区的稳定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