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的网页游戏私服排行榜公益平台!
当前位置:主页 > 最新资讯 >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时间:2020-12-16 21:28来源:未知 作者:页游私服排行 点击:
1942年,世界上的主要大陆和许多国家均已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法西斯势力的魔爪依然呈伸展态势:欧洲苏德战场,德国大规模集结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北非战场,德意联军对身处埃及境内的英军展开疯

1942年,世界上的主要大陆和许多国家均已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中,法西斯势力的魔爪依然呈伸展态势:欧洲苏德战场,德国大规模集结兵力进攻苏联战略要地斯大林格勒;北非战场,德意联军对身处埃及境内的英军展开疯狂攻势;东亚地区,日本依然在抽调大量兵力投入到侵华战场,且挟此前成功偷袭珍珠港之威,在太平洋地区气焰嚣张。针对轴心国的汹汹势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于这一年的年初形成,但能否成功挫败轴心国的谋图,总体而言形势并不明朗。
与其他大陆上的炮火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这时的拉丁美洲处于显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宁静状态中。当时这片大陆上最大规模的特异响动,来自巴西境内的亚马孙雨林深处:每天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支数量庞大的割胶工人队伍,正穿梭在充满着各种危险的热带雨林之中,用刀子划破橡胶树树干。他们的任务是不惜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与时间赛跑般尽可能多地获取橡胶。而他们之所以投身于这片险地,与其他大陆上激烈的战事有着直接关联。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一名工人割开橡胶树以获取树脂
在某种程度上,这群人的境遇代表了二战时期拉丁美洲局势的一个缩影。表面上看起来,拉美各国大部分时间仿佛普遍置身于二战的战事之外,然而实际上战争的幽灵始终在这片大陆上徘徊。二战产生的巨大旋涡,直接或间接地将拉美各国许多人的命运卷入其中。两大交战阵营为了获取这里的橡胶、石油、钨、镁等重要战略资源而展开的争夺,贯穿二战始终。拉美各国表面的平静之下,实则暗流汹涌。
反法西斯阵营中,拉丁美洲那些被遗忘、被掩盖的群体
大众在回望二战历史的时候,往往更关注的是政治家的力挽狂澜、将领的运筹帷幄、士兵的冲锋陷阵、特工的机敏多谋……因为其中往往蕴含着最惊心动魄的戏剧化故事,自然也在后来的诸多影视作品中被反复渲染。然而不那么“戏剧化”又绝对不可忽视的是,战争机器的轰鸣发动,是以巨量的资源为基础的。在二战中,橡胶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无论是制造投入到战场的吉普车、卡车所需的数百万只轮胎,还是生产坦克和飞机中需要用到的垫圈、皮带和软管,以及制造救生船、氧气面罩、雷达设备、手术手套和电缆绳等各种器材,橡胶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千上万的由橡胶制成的物品决定了战场上士兵的生死存亡,影响着战略计划能否实现。然而,反法西斯盟国的天然橡胶供应管道在1942年遭遇了灾难性的打击:1942年2月,日本占领了英属马来亚,接着又进犯荷属东印度,美国一下子失去了90%的全球橡胶供应;同时,日军的兵锋已直指英国人控制下位于锡兰的橡胶产地。同盟国所需的橡胶资源,此时已严重匮乏,如果无法及时解决橡胶的供应问题,胜利的天平有可能倒向轴心国一方。
为了找到即时且稳定的橡胶供应地点,,美国将目光投向了拉美的亚马孙地区——由于亚马孙的大部分地域都处于巴西境内,因此实际上只有巴西能够满足美国的橡胶需求,然而此时的巴西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于是,美国与德国在此地的争夺不可避免。为此,美国通过向巴西政府施加压力、外交斡旋、利益交换等策略,使得巴西政府扭转立场。最终,巴西总统瓦加斯下令实行“橡胶之战”行动,大量招集劳力,于是莽莽雨林中出现了大批割胶工人的身影,他们被称为“橡胶士兵”(Rubber Soldier)。当时巴西的一家报纸刊文称,这些人采集到的原材料“对盟国夺取最后的胜利至关重要”。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儿童们用容器收集橡胶
许多人是因各种考虑自愿加入橡胶士兵队伍中的,但也有很多人是被用欺骗的方式带到雨林中的。为了能获得足够的劳力,瓦加斯甚至建立了一个被称为“森塔”的特殊组织。“森塔”的工作人员有时会用枪指着那些毫无戒心的年轻人,将其抓捕,强行带往雨林从事劳动。
进入雨林采集橡胶是极为艰巨且危险的。热带雨林中的气候条件恶劣,食物在仓库里也常常很容易腐烂,无法食用,许多人甚至患上营养不良。橡胶士兵们采集的资源使美国免于橡胶危机,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1942年至1945年参加劳动的57000名橡胶士兵中,有3万人死于疟疾、黄热病、美洲锥虫病等各种疾病;有些人被毒蛇、蝎子、美洲虎咬伤;有的淹死在河里,有的被食人鱼吃掉……更残酷的是,许多幸存者后来从未拿到巴西政府事先许诺给他们的抚恤金。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橡胶士兵”中的幸存者
上述鲜为人知的骇人事件,披露于记者玛丽·乔·麦克科纳希的著作《风暴前线:二战中的拉丁美洲》。麦克科纳希的父母都曾服役于美国海军,受家庭影响,她自孩提时代起就对二战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从加州大学毕业后,麦克科纳希曾作为独立记者长期报道拉丁美洲事务。在阅读海量档案文献和前人研究著述的基础上,麦克科纳希大量走访相关历史事件的幸存者或知情人士,创作了《风暴前线》,揭开了二战时期美洲历史的许多隐秘角落。普利策奖得主杰克伯恩斯坦曾评价她“对细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没有记者比她更适合探索拉美卷入二战的隐秘往事”。
在书中,麦克科纳希全方位展现了二战时期两大阵营中的各方力量,尤其是美德两国,为争夺资源、人心在拉美进行的激烈角力,更披露了许多长期以来被有意忽略、掩盖的二战时期美洲往事。书中关注了拉美地区在二战中为正义阵营做出过贡献但最终被刻意遗忘的群体,他们彻底成为了夺取胜利过程中被付出的“代价”。例如,与巴西橡胶士兵同样被遗忘的,还有代号为“抽烟的眼镜蛇”的几万名巴西远征军。这批士兵在1944年远赴欧洲战场,克服从未经历过的严寒天气、疾病、物资缺乏等种种困难,接连参与攻克新堡、蒙特塞镇、佛尔诺沃等要地的战役,且战绩颇为辉煌。巴西远征军在二战期间的最后一次行动中, 甚至还俘虏了14000名敌军士兵和3名将军。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欧洲战场上的巴西远征军炮兵
然而在战后,这批远征军被巴西军政府刻意忽视。在今天的巴西,几乎已经找不到有关巴西远征军的遗迹,许多年轻人甚至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先辈们曾远渡重洋参加过二战,并付出过巨大牺牲。面临同样境遇的还有绰号为“阿兹特克之鹰”的墨西哥空军201中队。这支队伍曾远征太平洋地区参与打击日军,有数名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牺牲,然而战后墨西哥的掌权者忌惮这些战争英雄在政府中的竞争力,有意淡化其功绩,使得这群飞行员成为“被遗忘的战士”。
(未完待续)

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

《风暴前线:二战中的拉丁美洲》
玛丽·乔·麦克科纳希 著
任逸飞 译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0年10月
内容简介
二战时期,对于战争双方而言,能否控制拉丁美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场战局的演变。同盟国和轴心国都不遗余力地想要控制拉美的海上航线和重要自然资源,并且力争影响这片大陆上民众的思想。两大阵营中的各方力量,尤其是美国和德国,在拉美上演了一系列商业、文化、外交等层面的激烈对决:美英与德意政府间的对抗转化为大型跨国公司间的角力,美国政府借助好莱坞的力量在拉美塑造自身形象,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与纳粹“阿博韦尔”间谍展开情报战……
作者依据历史文献以及对知情者的大量采访,展现了许多关于二战时期美洲大陆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墨西哥空军“阿兹特克之鹰”远赴亚洲参战,巴西境内发起的“橡胶之战”,美国为了进行人质交换,对拉美各国的大量日裔、德裔平民展开秘密抓捕和拘禁。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许多幸存者的个人回忆,通过回顾战争中个体的命运,展现了这场世界大战的残酷及复杂。
作者简介
玛丽·乔·麦克科纳希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作为一名独立记者报道拉丁美洲事务。她游历过70个国家,从孩提时代起,就对二战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之前的作品包括《玛雅之路》《两个女战地记者》和《烈火中的友谊》等。
译者简介
任逸飞,香港中文大学历史学硕士、人类学硕士,公众号“历史研习社”专栏作者,现从事文创工作。
原标题:《二战时期发生在拉丁美洲的悲惨往事,这本书中爆了不少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