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片子为当前依法治理‘僵尸企业’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可操作的重要案例,为我们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提供了可兹借鉴的新的路径和方法。”
“这是一部很好的电视片纪录片,它用电视镜头记录了一个国有企业改革的真实过程。”
“这个片子所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对国企改革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参照性。”
……
这部得到如此高赞誉的片子,就是国内首部企业改革案例纪录片《绝境求生》。它讲述了政府如何运用法治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和社会共治的力量,让军转民国有企业中核钛白在托管经营、破产重整和并购重组后实现了国企转型的故事。
4月15日,由中央党校报刊社主办的“国企改革暨纪录片《绝境求生》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育园楼举行。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徐伟新在会议开幕式上致辞,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邵宁、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出席会议并讲话,国有重点大型企业原监事会主席熊志军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研讨,作了精彩发言。
徐伟新在致辞中指出,国有企业如何贯彻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央党校报刊社主办这次研讨会,请相关部门的领导、企业家、党校的部分学员以及专家学者,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和纪录片《绝境求生》畅谈体会,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企改革总结经验、献计献策,很有意义。
邵宁认为,中核钛白的破产重整是一个成功的案例,经济效果、社会效果都很好,值得记录下来,也值得总结。但是不是所有的“僵尸企业”都应该按照这种办法去处置,还要看具体的情况。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对我们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处置“僵尸企业”和下一步去产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熊志军提出国企改革要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二是规范和创新;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要积极推动国有企业要素重组和体制机制的再造。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问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去“僵尸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关键,《绝境求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案例,提供了一种微观的解决之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认为,在推进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怎么能够找对人,找到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人非常关键;怎么能够在改革中保护好积极性,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协调好,非常重要。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郭锋认为,中核钛白重组案例运用市场化方式推动企业成长,使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都达到了最佳,实现了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和职工利益三方利益的多赢。
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王伟指出,《绝境求生》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促使人们把对市场经济关注的视角从市场准入(入口)和市场运行(过程),投向了过去被忽略了的市场退出(出口)。
与会专家认为,中核钛白破产重整和并购重组案例之所以能够成功,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有关部门、嘉峪关市有关部门以及人民法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一个依靠法治、共治和市场的力量,进而平衡社会利益的一个经典案例,为我们当前依法治理“僵尸企业”,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1